本学科2020年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,名列省属高校首位。 服务重大需求、聚焦关键技术、强化高端研究、助力军民融合,本学科在师资队伍、学科平台、人才培养、军民融合、国际交流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: 高层次专家汇聚,人才团队优势凸显。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、长江学者、航天飞控中心特聘专家、全国声标委基础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等引领学科发展,培育的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首次提出结构失稳L-S模型、青年博士成果发表于顶尖期刊《Advanced Materials》(IF:25.8)。 聚焦社会经济发展,打造高端平台体系。建设省属高校独具特色的“冶金炉渣高效资源化利用”国家地方联合华体汇app下载手机版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和“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“高端装备”获批山东省首个“数字孪生”华体汇app下载手机版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,与国家航天局共建“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”联合实验室。 秉持立德树人,培养成效突出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高被引论文6篇,获上银优博奖1项(省属高校首次),获省优博论文3篇、优硕论文14篇、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14项。本科生研发“核桃破壳机”获全国“挑战杯”一等奖,在央视《我爱发明》播出。青年校友鲁国富负责了“鲲龙”两栖飞机的结构设计,获中航工业集团“五四青年”奖。 突破重大瓶颈,做出军民融合“山东贡献”。攻克了摩擦学界国际难题,突破绿色清洁制造关键技术,掌握装备减振降噪、激光精密加工、微纳3D打印等核心技术。研制的军工器件应用于X系列远程运载武器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唯一航天装备三维数字孪生及遥操作系统,直接服务于载人航天、探月华体汇app下载手机版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重大任务。 务实开展国际合作,国际交流成效显著。2016年至今,承担国际合作项目8项;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3次,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6人,做特邀报告15次;联合培养博士3人,累计师生互访109人;连续四年获日本政府“樱花计划”支持访问36人,被九州工业大学评为“世界最佳合作伙伴大学”;连续承办科技部“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”,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。 |